首页 男神 历史军事 我的大楚

第20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

我的大楚 多多星星 4727 2022-05-24 20:03

  “我的大楚 ”

  

  “上朝!”

  一声尖锐的声音由大殿传出,并由殿外的传声官将声音一道道的传递下去。

  百官上朝!

  场面颇为壮观。

  声音到,午门开。

  早就在此等候的百官,排好了对,依次进入,并在金河桥整队。

  这个时候,百官要去肃静,不得交头接耳。

  否则让纠察的御史发现,朝会后要吃板子的。

  这个时候皇帝才从永和门进殿,百官一跪三叩行大礼。

  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可以进入,四品下的官员,则由传声官传声,以告知大殿内官员的发言,以及皇帝的提出的问题,或者给的答案。

  楚元洲,被誉为当今大楚最英明神武陛下,就连对面的大秦皇帝刘信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,至少大楚的百官如此认为。

  当下的大楚被誉为文和之治,那是除了开国皇帝楚太宗以外任何皇帝没有做到的,当然谁心里清楚,没有老皇帝的改革,就没有今天的文和之治。

  当然天下现在是楚元洲说了算,谁能跟楚元洲对着干呢。

  歌颂是一回事,现实是另外一回事,楚元洲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还没有糊涂,至少他清楚帝国还没有到天下太平的时候,眼下北有大秦虎视眈眈,南有鲁王作乱,这些都是大楚的隐患。

  楚元洲自从做了皇帝开始,就励精图治,至今他也没有一天休息过,这就是做皇帝的无奈和悲哀。

  有些时候他也后悔,当初为什么就非的坐这个位置,自己做个逍遥的王爷不好的么。

  可有些时候也只是想想罢了。

  楚元洲端坐在龙椅上,看着下面肃静的百官,冲张先点点头。

  “有事请奏,无事退朝!”

  顾良先站了出来。

  宰相顾良是前首辅陈安之的学生,陈安之在文帝那会,也就是楚元洲的父亲。

  那个时候顾良还只是四品的侍郎,专门负责整理大楚实录工作。

  顾良是有才学的,在大楚实录编辑整理的时候,了解学习颇多,陈安之给予了他很多的方便。

  当初大楚的变革就是由陈安之提出并亲手实施的,当初撤销世袭也是陈安之的手笔,当然陈安之改革的不止这些,诸如赋税,土地兼并,交通,水利,官员的考核等等,一系列的改革让大楚焕然一新,才有了现在的文和之治。

  换句话讲,陈安之是文和之治的奠基人。

  当然最为当时的宰相,一人之下,有如此的功绩应该骄傲,应该被天下人记,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,是能被史书记载。

  可就算是如此,陈安之都不应该“结党”,当然这由皇帝说的算。

  那段日子陈安之确实膨胀,出门要乘八人轿,家里门庭若市,南来北往的来京城不能不干的事,就是给陈安之递帖子。

  即使陈安之好色,家中娇妻如云,但是不该在皇子选妃上做文章。

  文帝在位的时候,保全了陈安之,最不该的是楚元洲当了皇帝之后他不知道急流勇退,偏偏仗着自己是帝王的老师想要封王。

  自大楚开国以来,没有异姓的王爷,这谁都知道。

  可你不能因为过去的功绩要挟皇帝,更不应该协同百官。

  顾良是他的学生不假,能再陈安之被抄家之后依然能做到现在的位置,不能不感谢陈安之的保护。

  陈安之跟他说过,自己恐不长久,但是他并没有一丝造反的意思。

  帝王心术,他能看的清。所以,顾良还是安心的修书,等待机会。

  当然也要说顾良有一定的运气,陈安之走后,于谦成了首辅,但是于谦年龄太大,在宰相的位置上磕磕绊绊两年,终于还是不堪工作的辛劳倒下了。

  于谦告老还乡,顾良才上的位置。

  人到七十古来稀,与大夫人成亲多年不见孩子,四十了,大夫人也不想背上不孝的骂名,千不该万不愿意的让他娶了小,也是他命好,小夫人没三个月就有了,大女顾诗涵就是四十那年得的,可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,没有儿子怎么行,第二年又有了大儿子顾雨超,老来得子,大喜。

  谁成想十年后,又有了小儿子顾雨轩。

  这命是真好。

  不过顾良知道当今的皇上精明,事事亲力亲为,对权利的掌控极强,他这个宰相只是一只手,一张嘴。

  所以从陈安之的崛起到结束,顾良看的透彻。

  从那个时候开始,顾良便慢慢的成为老好人了。

  他今天能站出来是让人很意外的。

  楚元洲双眼放光。

  这老头今天有些古怪。

  “给阁老赐座。”

  顾良行礼:“谢皇上,臣吃饭能比三大碗。”

  楚元洲哈哈大笑。这老头,用老子头上来了,罢了。

  他摆手,张先又将搬走。

  说着这个典故,就不得不说廉颇。

  廉颇在八十多岁的时候,赵王还想用他,倒是不知道廉颇这么大岁数了还行不行,于是有人就说了,看看廉颇还能吃多少饭,就知道廉颇还行不行了。

  于是差人去看廉颇吃饭,廉颇吃了一斗米饭和十斤肉。

  于是差人就回来便跟廉颇的有仇的人和赵王说,廉颇吃的确实不少,但上了三次厕所。

  后来很多君王想用人便问“将军老矣,尚能饭否。”

  而顾良也是告诉楚元洲,他虽然年龄大了,还没到吃不动饭的时候,赐座就不必了。

  “秉皇上,臣有一事。”

  看到楚元洲点头,顾良继续说道:“皇上,近来大秦北方兵力调动频繁,怕是准备开春对五胡用兵了,经过一个冬季的筹备,大秦此番怕是志在必得。如果让大秦顺利解决北方,那么接下来…”

  接下来的话顾良也就不说了,大殿内的官员都知道什么意思。

  楚元洲也得到消息,准确的说顾良的消息还是他安排人传出去了,要知道楚元洲手上可有一直神秘的力量,不论对内对外,这个神秘的力量就是楚元洲足不出户掌控天下的关键。

  “嗯。那阁老的意思?”

  “臣以为有必要对五胡进行支援。”

  顾良的话刚落,水军大将军甘宁便站了出来:“臣反对,五胡非我族,先皇曾说过,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。如果我大楚支援五胡,此事让天下人知道,必会唾骂大楚,唾骂皇上。皇上臣反对。”

  接着作为军方的将军们纷纷出列表示反对。

  楚元洲双手按压下,大殿瞬间安静。

  “嗯。甘将军所言有理,我堂堂大楚,还用不上依靠五胡存活,此事就此作罢。”

  顾良行礼,退了回去。

  张先再次站出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!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