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 典故
“回到大明:打赢新三大征 ”
张俊奇和冯汉文都非常振奋,连声赞道:“好好好,就这样。”
不管任何朝代,刘关张三人都是老百姓心中最正面的形象。
特别是三国演义这篇小说一出,再也不会有人对这三兄弟的感情有免疫力了。
效仿结义无疑是非常自豪,也非常时髦的一件事。
这时酒桌上划拳声声,不绝于耳,没有人听到这三个人在商量什么。
其实大多数人都在听罗声侃以往的经历。
毕竟这个中年男人是个老江湖,有的是谈资。
大家这才知道罗声此次出行是来放松心情的,估计是和女儿去世有关吧。
同时,他也是为了参加八十一帮恩施分堂副堂主的五十大寿。
陆尧心想:罗大侠让我去恩施分堂,看样子我得送上礼物。
毕竟又委托了罗声帮他追查杨浩,他理应表示一下。
张俊奇笑笑,悄悄说:“给八十一帮这样的大帮派副堂主送礼,没有200两现银或是价值200两的礼物最好别去。”
他看出陆尧想什么了。
陆尧目前现银不多,根本就无法送礼。
但还是决定去恩施赴约。
他相信罗声让他去恩施八十一帮分堂,应该是有别的事情。
否则不会特别叮嘱“千万千万”。
接着,罗声讲了八十一帮和各大帮派的一些恩怨情仇,赢得赞声不断。
有人要他讲一下八十一帮保护江南十大名士的故事。
罗声脸色瞬间就变了,嘿嘿笑着,连连摆手。
“没有的事,没有的事,东厂西厂自己抓不到人,就冤枉说我们干的,这真是太冤枉了。”
陆尧看席间各人的表情,就知道相关事件非常有名,可惜自己闻所未闻。
好在他是“大宋遗民后裔”,不知道也不奇怪,自有张俊奇替他讲解。
陆尧很快就明白了,按他的理解,当时的事件是这样的。
大背景在贵阳天下镖局时就听陶百川讲过。
万历初年,大明朝经过太多的风风雨雨来到这个特殊的时期后,官场腐败已到极致。
内阁首辅张居正出于多方面考虑,连下狠手惩治贪官污吏,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。
一直到现在,官场也较为清明。
可是,这位内阁首辅出于无奈,启用了创建初期奇到积极作用,但后期却臭名昭著的东厂以及创建时间极短的西厂两个部门。
本来形势危急,下点重药也不算什么。
何况这两个部门大体上算是闲置已久,突然有了事做,自然要好好表现一番。
于是,在这场反腐风暴初期,东西二厂前所未有的亲密无间,精诚合作,搜集到许多有力的犯罪证据。
由此惩办了一大批罪大恶极的贪官,总算震慑了大明官场。
官员们都仿佛回到了朱元璋时代,每天都战战兢兢,小心翼翼,不敢再做任何逾越之事。
可说东厂西厂在反腐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。
可还是随着时间流逝,这两个部门却在这起反腐风暴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。
这两个部门,连百姓口中极为清廉的福州知府也不放过,安插了罪名准备带往帝都。
有十位江南名士人从各地赶来,仗义执言,并且和几万百姓一同阻止知府大人被押解离开。
于是,东厂西厂怀恨在心,在事情告一段落后,随便安了一些罪名准备逮捕十位名士。
其中来自松江府的徐光启才华出众,全国知名。
他本有希望入当届科举三甲,却被迫逃亡。
但有趣的是,东厂西厂耳目众多,高手云集,抓了三个月一个人都没有抓住。
最后,抓捕者怏怏而归,传为笑谈。
接着,张居正利用此事干脆取消了西厂。
只保留从成祖时代就存在的东厂,只是利用此事件削弱了一下权力。
其后反腐已有效果,张居正将相关权利转由各地巡抚,并向他亲自负责。
这样东厂西厂造成的恐怖事件才告一段落。
大明由此进入一个政治清明,百姓安乐,经济繁荣的时期。
不过那段历史却留下一个悬念:到底谁帮助了江南十大名士。
很多人都怀疑是八十一帮福州分堂干的。
不过,八十一帮总堂及福州分堂却极力否认。
自那以后,八十一帮正式成为天下大帮,并挤身一庄三帮之列。
从此,八十一帮不再是一个靠名字做噱头的帮派。
虽然他们也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大帮派。
陆尧并不了解历史,心想这样的事件,估计杨婷婷比较了解,或者这些事根本就没写入史书也不一定。